滴滴货运加强自身业务能力

 成立8年,滴滴主营业务网约车在今年实现小规模盈利,其触角也从出行领域延伸到了生活服务领域,先后上线外卖、跑腿、货运等服务,企图逐步建立交通出行领域的壁垒。但是滴滴除了主营业务之外,其他业务一直在亏损,如今入局货运物流也面临着重重隐患。

1、虽然货运市场前景无限,但是作为新入局的玩家,滴滴在招商上面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毕竟货拉拉和已经深耕局多年,有充足的商家和用户资源,而且在用户心里已经建立起品牌认知,想要抢夺用户,滴滴就要发扬自身优势,一边搭建运力资源,招募服务商,一边细细谋划,和行业老玩家进行差异化竞争。只有这样,作为后来者的滴滴才能够在货运市场上抢夺蛋糕。但是一直对于秉持粗放式经营的滴滴来说,这样的要求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2、在货运行业,服务也是第一位的,而滴滴的货运服务质量尚未可知,因为目前的送货员都是网约车车主,顺风车司机,这些人员大部分都是有别的工作在身,闲暇时候赚个外快,流动性很强,如何才能保证送货质量?尽管滴滴声称有事先有培训,但是目前来说,滴滴逃不开关于服务质量的质疑。

网约车车主送货,不可避免的又是安全问题。其实,安全问题一直是滴滴被大众诟病的地方,在顺风车事件发生之后,滴滴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期,市场估值一路走低,整2、体亏损也迟迟未能抹平,在经过了自我反省和修养生息之后,滴滴加强了平台管理,最近才消停了下来,但是这种安全隐患犹在,尤其是在货运行业中,一般的货运行业难免会与送货到家业务捆绑,如果让网约车司机送货进家,那么用户的私人信息会不会泄露,用户的安全如何保障?这些问题也需要滴滴去不断思考。滴滴作为后来者,已经错失了货运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下一步很可能会烧钱加速抢占市场,毕竟这是滴滴惯用的招数,也是常见的互联网打法。但是如果想要在货运方面长期盈利,还是需要加强管理,提升品牌价值,相较于烧钱抢市场,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才是关键。

那么除了内忧之外,滴滴入局货运物流市场还面临哪些挑战呢?同城货运赛道越发拥堵 滴滴货运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今年3月,滴滴向全体员工发出了一封内部信,公布了未来的三年目标——“0188”,即每天服务超过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按照去年年中滴滴公布的数据来看,滴滴平台上全天的单量约为2000万至3000万单,距离1亿单的目标仍有着不小的差距。如果按照三年实现1亿日单量的目标前进,滴滴不仅需要巩固在出行业务上的优势地位,而且还要进一步提升滴滴平台的想象空间。但是滴滴此次入局的货运市场早已不是一个蓝海,虽然看似前景无限,但是近几年来,货运行业增速放缓。据《2019货运物流行业报告》显示,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增速放缓及货运需求减弱的影响,原来高速增长的货运需求持续放缓,再加上产业布局调整与运营模式优化影响,传统的大范围、大批量、规模化调拨改为区域性、小批量、多频次配送,公路货运需求增速在今年将会继续放缓,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倒逼行业进行加快调整转型。除此之外,货运物流行业有一直以来的难题无法解决,由于货运行业一直采用粗放式经营,导致平台、用户、司机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目前,货运行业门槛低、导致行业快速膨胀,运营管理难度也在加大,平台与货车司机之间很少有交流;其次,司机利润微薄,流失率高,服务质量普遍不高;最后还是难在货物搬运难以标准化,对标准理解程度的不同,导致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滴滴入局之后,如果不能打破这个局面,或许竞争的加剧会使得平台、用户、司机的矛盾更加激烈。而且,出行巨头滴滴的加入使得原本就拥堵不堪的货运赛道更加拥堵。

目前,在这一赛道上的专业玩家有货拉拉和快狗,由于早入局,货拉拉和快狗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根据货拉拉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3月,货拉拉业务范围已覆盖286座中国大陆城市,同时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运营,并在东南亚、印度、南美洲开通了19座城市,平台月活司机44万,月活用户达600万。而由58速运改名后的快狗打车,也已经拥有超过110万名平台注册司机,业务范围已覆盖6个国家及地区、346个城市的超900万活跃用户。另外,这个赛道里的小玩家也不在少数,比如主打个人搬家、企业搬家、同城货运的顺丰“计时配”;主打同城物流的 “曹操帮忙”;就在一周前,哈啰出行物流业务“哈啰快送”也已上线测试。

值得注意的是,从当下各平台所占市场规模的比例来看,并没有一家独大,尤其是在同城货运网约车场景下所产生的交易额,占整体市场规模的比例还很低。有了过去几年对用户习惯的培养,滴滴此时入场收割,凭借体量能够化劣势为后来者优势吗?其实,滴滴货运的面世,是“产品迭代和创新”的重要尝试,实际上也是在为滴滴整体生态布局保驾护航。目前滴滴货运能切下多大的蛋糕还尚未可知,但是,对于滴滴这种体量的企业来说,能够扩展想象空间,离下一个盈利增长点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