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商物流班组的应变之道

 “一样是仓储工作,但销售渠道变了,干的活也不一样了。以前更像一个搬运工,而现在的工作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年过半百的李春林双鬓略显花白,但干起活来,手脚利索得很。他右手用仪器扫描着一件件商品条码,左手在电脑键盘上敲打着订单数据。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李春林所在的天虹商场发生了不小的变革——在原有超市的基础上,设立网上商城。电商物流部应运而生,而像李春林这样过去做着超市物流仓储工作的员工也在新的岗位上转型。“让60后、70后老员工跟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步伐一度是我们面临的难题。”8月16日,电商物流部高级物流经理刘潇直言。

李春林在天虹商场已经工作16年了。2010年以前,他负责给超市供货。“那时候经常要把上百包的大米拉上货车,特别累。幸好后来调到电商物流部,学会了电脑,工作不再那么辛苦了。”

“我们老员工没有年轻人大胆,不敢乱按电脑,怕出错,但慢慢学还是能学会的。看到有订单,我就抓紧时间出货,尽量让客户早收到商品。”李春林说。

渠道变了,客户变了

走进天虹商场电商物流部的分拣中心仓库,记者留意到,5000多平方米的仓库几乎摆满了货物,但并无杂乱之感。仓库被分成七个区,每一区又分成许多排。“根据商品品类、规格、存放要求、体积大小等来分存放区域,每一区有近百排。分好类别后,拣货员就可以直奔商品所在位置,不需要慢慢寻找。”刘潇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2008年,刚大学毕业的刘潇从河南来到深圳,在天虹超市当值班经理。从超市转到电商,可以说是零售业的一大变革,刘潇也被卷入其中。“2010年电商刚起步,管理、作业流程等都没有规范化,我们跟着同行学习,一边摸索,一边梳理和制定流程。”刘潇说,大到仓库建设,细至商品如何包装,都在探索中一一规范。

“以前的客户是到超市购物的顾客,而现在的客户是在网上下单的顾客。销售渠道变了,客户需求也变了。”刘潇告诉记者,现在的工作不光是管理好员工,还要负责监管网上商城进驻商家的发货及配送情况。凡是涉及客户体验的细节,都要考虑到。

“新老搭配”,效率更高

80后上架员梁仁强将验货员验收了的货物拉到相应库位,扫描货物条码,再扫描库位上的条码,核对后点击确认,系统就将这一件货物与其所存放库位关联起来了。即使不是“计件”算绩效奖金,梁仁强干起活来依然很起劲。

刘潇告诉记者,电商物流部的员工年龄差距较大,60后、70后老员工大都是从超市转过来的,新来的基本都是80后、90后年轻人。为了找到一个能够同时激励他们的管理方式,刘潇一度很头疼。

“老员工比较关注薪资,工作起来很卖力,而年轻员工比较在乎工作环境、氛围,由于没有迫切的生活压力,对于薪酬要求没那么高。”刘潇告诉记者,电商物流部刚成立时,员工工资都一样,没有奖励机制,工作起来缺乏动力,完全靠管理员督促。“当管理员看到网店上有客户下单,要不停催促拣货人员去拣货。”

“若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工作效率永远无法提高。”2013年,刘潇开始思索如何更高效地管理。她告诉记者,若纯粹按照过去超市物流仓储“计件”方式算绩效奖金,对年轻人并不适用。最后,管理团队经过头脑风暴采用了“小组工作量激励”方式,即将一位老员工和一位年轻员工搭配为一组,两人互相配合完成工作,再按工作量考核绩效,发放奖金。

“新老搭配”让老员工对新员工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新制度实施后 ,拣货速度、打包质量都不一样了。”刘潇发现,一名年轻员工原来打包需3分钟,后来只需1分钟了。更重要的是,老员工的工作态度对年轻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变得更有责任感了。

在互联网大潮中,员工在变,企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刘潇告诉记者,如今网上商城的订单没以前多了,很多顾客转到以超市门店为载体的“天虹到家”。“电商物流部也要与线下门店更好地结合,这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闻提供:www.szxgbj.com